高技职业教育:就业才是硬道理

 如今,在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面前,人们也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在困境中求生存,培养高技能人才,让学生“技而精则业”,才能迎来持续发展的机会。
 
  新时期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根植于这一深刻历史背景之中的职业教育不断迎来发展机遇期,不断经历各种的问题与挑战,从历史的粗线条来观察,大致经历了“从停滞中恢复”、“在调整中发展”和“在创新中跨越”三个大的时期,广东的技校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里,职业教育处于艰难恢复期。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原国家劳动局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提倡各行各业广泛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大力促使其发展。这时期新出现的职业高中发展速度超过中专和技校。由此,中国的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
 
  跨入21世纪后,职教处于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一时期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好时期,广东省南方技工学校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人才。
 
  2005年,国家决定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示范院校培养学生近10万人次,产生了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
 
  2008年,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加起来招生数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实现了教育结构的深刻变革。
 
  高技职业教育:就业才是硬道理 就业中心 第1张
  以就业为导向
 
  中国职业教育的30年,培养了数以百万的具有技能的劳动者,经历了从培养农村致富人才、低技能人才到如今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
 
  最近几年,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而推动了就业率的提高。2002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超过90%,其中2006年、2007年分别达到95.6%和96.3%。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逐年提高,超过70%左右。
 
  不过,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增,我国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与储备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高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技工荒”。
 
  “技工荒”的背后暴露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薄弱的问题。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是产业技术和经济规模提升扩大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技职业教育:就业才是硬道理 就业中心 第2张
  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技能,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走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培养了大批实践能力强的职业技能人才,尤其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明显的效应。
 
  然而,“校企合作”的模式也面临着许多企业对与学校合作抱不支持态度的难题,究其原因,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不对路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障碍,职业学校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形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进行专业改造,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采取积极的态度破解“校企合作”难题。
 
  目前经济形势严峻,必然影响低技能人才就业,职业学校要适应产业的需求,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要转变社会观念,提高生源质量,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是根本之道。职业教育制度上的创新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一段时间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比例偏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因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统计显示,我国中职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由1997年的11.58%下降至2005年的5.74%。
 
  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着“大力发展需求”与“办学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职业培养需要实训环境,在国际上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普遍高出普通教育的近5~7倍,而我国职业院校普遍面临实训经费短缺的困境,使学生的技能锻炼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面临着优化师资队伍的问题,这都需要政府从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如今,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据悉,中央决定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职业政策,才能步入“快车道”。我国的职业教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每年还有约700多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也只有3.5%左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变,这些都展示出职业教育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